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6届春季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(设计)写作和答辩的通知

作者: 时间:2025-09-16 点击数:

 


2026 届春季本科毕业生:

 

依教学计划安排,所有本科专业均需完成论文(设计)写作和答辩。为促使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,现将相关事项布置如下,请相关学生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(见附件1):

一、论文(设计)写作

1. 学生通过班主任或教学点渠道取得指导老师联系方式,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,与指导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,结合所学专业和工作实际,拟定论文(设计)研究方向并认真选题。文(设计)的题目要立足于本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、现实问题或技术问题;论述内容要紧扣主题,不能偏题、跑题,杜绝仅罗列标题而无论证内容的情况。

2. 独立完成论文(设计)素材的收集、整理、分析,并严格按学校的统一格式撰写(见附件2)。论文(设计)的论证材料要翔实丰富且富有说服力,语言表达准确、结构严谨、推理严密、逻辑清晰,能体现本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、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;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,实事求是,不弄虚作假,不抄袭他人的成果,引用他人的成果一定要有注释和说明,或在参考文献中体现;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(设计)工作进度、工作设想,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检查。

3. 论文(设计)务必包含以下七项内容

⑴ 封面(见附件3);

封面信息务必填写完整,特别强调:填写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;②填写论文(设计)研究方向。每个研究方向限15个汉字以内,限填两个研究方向,以中英文分号“;”分隔,且研究方向不能与专业名称相同。

任务书(见附件4任务书左下方要填写指导教师姓名);

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(关键词3—6个);

目录;

正文(正文字数8000字以上,有资格且准备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,其毕业论文正文字数15000字以上);

参考文献(近5年的相关文献15篇以上);

致谢。

4. 论文(设计)要有页眉和页码页眉从正文开始,一律设为“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6届春季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”,采用宋体五号字体居中书写;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(宋体小五号)连续编排,居中书写。如文中引用了文献资料,在正文中要有引用标注,编在右上角,如×××1

5.学生务必将经指导教师指导、修改后的论文(设计)自行查重,重复率控制在30%以内,待指导老师认可后,方可定稿。

经协商、争取,维普论文检测官网为我校学生提供两次免费检测机会。学生在青书平台上传主体论文(设计)(封面+摘要后的部分,不含任务书,任务书在另一端口上传)方可进行查重检测(青书平台已关联维普,可直接查重,具体操作指南见附件5 ),重复率≤30%为通过,否则需修改论文(设计)再次查重。查重的结果作为毕业审核的条件之一,查重不合格者按延期毕业处理。

二、论文(设计)答辩

学生需做好充分的答辩准备工作,务必提前将定稿后的论文(设计)上传青书平台供指导老师审阅。

1.学生简要介绍论文(设计)选题目的和意义、主要结构、基本观点、写作过程、研究方向创新点和独特之处,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。

2.答辩老师分别对论文(设计)内容进行提问(24个),学生对答辩老师所提问题分别予以回答。

3.学生于答辩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再次修改,再次查重,合格后方可成为论文(设计)的终稿(终稿不允许再修改,一旦修改就必须再次查重)论文(设计)的终稿需再次上传青书平台并提醒指导老师再次审阅。

三、答辩结束后的相关工作

1. 论文(设计)上传

学生务必于规定的时间内,将通过答辩和查重合格的论文(设计)终稿的电子档(word)上传至平台(操作指南见附件5)。逾期相关端口将关闭,未上传者按延期毕业处理。

上传的论文(设计)电子稿需是word文档且后缀为docx格式(只有docx格式文档平台才能转出pdf,如提交doc格式或其他格式文档,平台无法转出pdf,则视为“未提交”),电子稿命名格式均为学号+姓名,例2120493049304+张三如维普查重或上传时遇问题可拨打电话:400-607-5550详细咨询。

2. 论文(设计)的打印、装订、提交

打印:统一使用Word文档,一律采取A4纸张,胶装。

胶装成册(两份):顺序依次为:①封面;②任务书;③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;④目录;⑤正文;⑥参考文献;⑦附录(若无附录则无需加入);致谢。

提交:学生于规定的时间内将胶装好的论文(设计)纸质稿提交至指导教师或所在教学点,以便于指导教师审阅或教学点存档。

四、其他

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已自2022年起组织了专家跨省异地抽检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,并已定为常态化的重点专项工作。为此学生务必加强学术诚信观,恪守学术道德,确保质量;严禁代写(含AI)论文(设计),且重复率必须低于30%如在论(设计)抽检中涉嫌存在抄袭、剽窃、伪造、篡改、买卖、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,一经查实,我校将依据法规严肃处理。

 

附件:

1.《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6届春季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时间进程表》

2.《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统一格式的规定》

3.《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封面》

4.《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任务书》

5.《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上传和查重指南》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59

Copyright @ 2014-2016 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.All Rights Reserved. TCP备案号:赣ICP备05002434号 版权所有: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

地址: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继培楼  邮编:341000 电话:0797-8312037